在新能源汽车、5G基站、工业电源等高功率电子设备中,散热与耐温性能直接决定产品寿命与可靠性。作为两大主流导热灌封材料,环氧树脂与有机硅,在不好的温度环境下的表现差异显著。本文从耐温性、材料特性、应用场景三方面,揭开这场“冰与火”对决的真相。
一、耐温性:
环氧树脂:高温硬核,低温易裂
环氧树脂灌封胶的使用温度通常为-45℃至180℃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:固化后形成 交联密度很高的三维网状结构,可承受高温而不变形,适用于户外灯具、汽车点火器等高温场景。
致命短板:抗冷热冲击能力弱。在-45℃至130℃的快速温变循环中,环氧树脂易因热应力积累产生微裂纹,导致防潮性能下降。
有机硅:宽温域弹性体,冷热无惧
有机硅导热灌封胶的使用范围为-45℃至200℃。其硅氧烷主链赋予材料很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,在低温下仍保持弹性,可吸收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。
附加价值:有机硅的疏水性硅氧烷结构使其具备天然防潮能力,潮湿环境下的绝缘电阻衰减率仅为环氧树脂的1/3。
二、材料特性:
环氧树脂灌封胶导热系数为1.2-4.5W/m·K,良好的操作性,粘着性能,较低的收缩率,较低的粘度,易于气体排放,良好的耐溶剂,防水性能,具有较长的工作时间,有优良的耐热冲击性能。
有机硅导热灌封胶,导热系数可达0.6-3.5W/m·K。良好的绝缘性能,表面光滑,较低的收缩率,较低的粘度,易于气体排放,良好的耐溶剂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快速热传导:球形氮化硼填料形成三维导热网络,热量传递路径比环氧树脂缩短30%;湿气固化或真空脱泡工艺可消除99%以上气泡,避免热阻热点;固化后形成邵氏A硬度15-65的弹性体,可吸收机械振动,防止元器件因热应力损坏。
三、应用场景:
环氧树脂灌封胶:适用场景:常温环境、对机械强度要求高、无需频繁维修的中小型电子元器件,如汽车点火器、传感器、环型变压器;
有机硅导热灌封胶:适用场景:高温高湿、高频振动、需快速散热的复杂电子系统,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包、5G基站功率放大器、光伏逆变器;
咨询热线
400-800-1287